歷年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
MA Thesis
年度 Year |
論文題目 Title |
學生名字 Student Name |
指導老師 Advisor |
113 |
諫山創《進擊的巨人》中的二元對立關係: 身體的主人、生命的權力、疆界的界線 Dualistic Relationship in Hajime Isayama’s Attack on Titan: Exploring the Mastery of Bodies, the Power of Life, and the Boundaries of Borders
|
李沁蓉 Chin-Jung, Lee
|
張雅蘭 Ya-Lan, Chang |
中文摘要 |
|||
在反烏托邦的《進擊的巨人》世界中,存在著食人的無腦巨人,人類被迫住在像鳥籠的巨大城牆裡。然而,他們並不知道牆外的世界還有更多民族,直到城牆被攻破的那一天,近百年的「和平」從此停止。當人民生活在戰爭、衝突與不被理解的環境裡,他們的生命權力將受到威脅。本文旨在探索日本漫畫家諫山創(Hajime Isayama)的《進擊的巨人》(Attack on Titan)中的二元對立關係,並以多元概念進行分析被排除在外卻也被納入其中的他者。首先,透過澳洲生態女性主義哲學家薇爾·普朗伍德(Val Plumwood)的二元論探討女性奴隸與王之間的階級關係。其次,利用傑弗瑞·傑羅姆·科恩 (Jeffrey Jerome Cohen)的怪物文化(七個論點)概念探討巨人(智慧巨人與無腦巨人)對於人類是恐懼的存在,並將他們驅逐至人類生活的場域之外。最後,我運用了喬治·阿岡本(Giorgio Agamben)的裸命概念討論艾爾迪亞人作為被排除在律法與主權保護之外,並加以討論最後在漫畫中的地鳴使原本清楚地疆界界線變得模糊。透過分析《進擊的巨人》中的二元對立關係,揭示現代社會需要盡可能地消除民族之間的階級制度,提醒人類是世界的其中一個元素並減少國與國之間的衝突、給彼此更多的協商空間,否則戰爭將持續發生。 |
年度 Year |
論文題目 Title |
學生名字 Student Name |
指導老師 Advisor |
112 |
建立跨物種的親屬關係:解開黛安娜.韋恩.瓊斯 《霍爾的移動城堡》三部曲中人與非人之間的邊界問題 “Making Kin” across Species: Unraveling the Human and Nonhuman Boundaries in Diana Wynne Jones’s Howl’s Moving Castle Trilogy
|
江培妤 Pei-Yu, Chiang
|
張雅蘭 Ya-Lan, Chang |
中文摘要 |
|||
本論文旨在利用美國學者唐娜.哈洛威(Donna Haraway)的生態觀點來分析英國作家黛安娜.韋恩.瓊斯(Diana Wynne Jones)的《霍爾的移動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 三部曲當中的人類以及非人類物種之間的邊界問題並提出多元物種和平共存的必要性。 哈洛威強調讀者應該用怪物世(Chthulucene)來取代充滿人類例外主義的人類世(Anthropocene),並利用翻花繩(string figures)以及觸角思維(tentacular thinking)的意象來說明伴侶物種(companion species)之間會透過不斷串連、找麻煩以及培養回應能力(response-ability)的方式來建立親屬關係(making kin)。萬物所生長的世界應該是共生發(sympoiesis)而不是系統封閉的自生發(autopoiesis)。所有存在於地球上的物種將會透過相遇(encounter)和互動來共同譜寫出跨物種間的精采故事。 全文將分為五個章節。首先,第一章節將介紹和三部曲相關的文獻並點出瓊斯的三本小說以及哈洛威的理論能夠啟發我們進一步探討人類以及非人類之間的邊界問題。第二章節將聚焦在人類及伴侶物種 (尤其是狗和貓)的互動上,並講述變形的概念如何在形體以及精神上更進一步的模糊了人類和動物的關係。第三章節將利用哈洛威對於怪物世的論點來探討人類以及怪物之間的邊界,並呈現出人類也能和怪物建立親密的連結。第四章節將藉由探討人類及物件的關係來強調物體本身也具有能動性(agency)以及和人類之間產生情感的連結。第五章節結論的部分將引導讀者反思人類中心主義所帶來的災難,並強調與非人類物種建立跨物種的親屬關係以及正視其他非人物種存在之重要性。 本論文希望透過分析《霍爾的移動城堡》三部曲當中人類角色與非人類角色之間的互動來呼籲讀者培養對於其他物種的尊重和倫理關懷,並藉此來減緩由人類中心主義所衍生出之生態危機。 |
年度 Year |
論文題目 Title |
學生名字 Student Name |
指導老師 Advisor |
112 |
臺灣英語學習者使用 I think 的言談功能之研究 The Discourse Functions of I think by Taiwanese EFL Learners
|
邱奕曉 YI-HSIAO CHIU
|
鄭偉成 Wei-Cherng Sam Jheng |
中文摘要 |
|||
先前探討英語學習者使用I think的文獻多指出英語能力程度與I think言談功能的使用有正相關,卻鮮少有實證研究呈現不同程度英語能力的學習者在不同I think言談功能的表現,因此,本論文旨在探討臺灣英語學習者使用I think的言談功能與其英語能力程度的攸關性。 綜合以上結果,英語能力與I think的言談功能使用相互關聯,而語用能力相關議題亦會在研究中一倂探討。 |
年度 Year |
論文題目 Title |
學生名字 Student Name |
指導老師 Advisor |
112 |
閱讀與樂讀: 探究歌謠圖畫書紙本與電子版本之培養識讀能力的文本策略 Reading and Singing: Exploring the Strategies of Literacy Development in Printed and Digital Song Picture Books
|
陳淑華
|
蔡欣純 |
中文摘要 |
|||
本論文旨在探究歌謠圖畫書紙本與電子版中的音樂元素能如何有助於培養兒童的識讀能力。首先引用培利.諾德曼及珍.杜南的理論,探討圖畫書中的圖畫如何引起兒童讀者的閱讀興趣,進而發展閱讀識字的能力。接著依據琳達.倫納德.拉梅所提出的論述,探索歌謠圖畫書中,如何透過旋律、節奏、歌詞等音樂元素,幫助兒童讀者進入故事、並將情緒及生活與故事做出連結。隨後根據娜塔莉亞.庫奇科娃提出之“平衡契合”的論點, 探究歌謠圖畫書的電子版如何透過視覺與聽覺的感官刺激,增進兒童讀者的興趣並豐富其閱讀經驗,使其於紙本與電子兩種版本中獲得平衡契合的閱讀體驗。最後本研究也提出家長或老師們在親子共讀或與孩子一同閱讀歌謠圖畫書時,可透過觀察文本策略及運用閱讀策略,以協助兒童讀者從閱讀歌謠圖畫書的紙本及電子版中,發展其識讀能力。 |
年度 Year |
論文題目 Title |
學生名字 Student Name |
指導老師 Advisor |
112 |
再思裡與外的界線:從埃斯波西托的免疫與社區論述看地海小說 Reconsidering Boundary between the Insider and the Outsider: Esposito's Immunity and Community for Earthsea Books
|
陳家慧
|
蔡欣純 |
中文摘要 |
|||
本論文旨在探討界線議題,透過哲學家羅伯托∙埃斯波西托的免疫與社區論述分析娥蘇拉∙勒瑰恩的地海巫師、地海古墓以及地海孤雛三部作品。以內部與外部兩個觀點作為探討的方向,探索小說中主角們之間的衝突。埃斯波西托的免疫理論闡明了對於生命與疆界之間的連結,透過社區論述,本論文探討主角們的個體性。藉由內部者與外部者之間的互動,檢視僵化的界線的以及如何看待界線所帶來的威脅性。近年來人類面臨病毒是帶來的危機,邊界成為一個無可避免的話題。本文藉由結合奇幻小說與哲學家埃斯波西托的論述,從中領悟關於界限模糊迎向開放的必要性。 |
年度 Year |
論文題目 Title |
學生名字 Student Name |
指導老師 Advisor |
110 |
1992年美國總統大選辯論中人稱代名詞使用與其言語行為分析研究 Pronominal Choice and Illocutionary Acts in the 1992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debates
|
王聖博 Sheng-Po Wang
|
鄭偉成 Wei-Cherng Sam Jheng |
中文摘要 |
|||
本文旨在探討1992年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結論中三位候選人使用人稱代名詞及相應的動詞所傳遞的言語行為。有鑑於代名詞之使用和言語行為與總統候選人能否獲得選民支持、能否形塑自身形象與傳達意識形態高度相關,其重要性十分值得重視。針對總統辯論結論中人稱代名詞與言語行為關聯的研究得以揭示候選人在政治言談中的動機和意圖,根據文獻探討(Bramley 2001, Karapetjana 2011, Håkansson 2012 等),在政治言談中,人稱代名詞除了能讓候選人指涉特定群體外,還能夠在辯論中傳達各種意識形態與政治訊息。此外本文也針對候選人所使用的人稱代名詞之指涉對象做個案研究,以揭示他們的意圖和意識形態。然而,甚少有文獻針對政治言談中總統辯論的結論部分做有關代名詞和言語行為的研究。結論為總統大選辯論中的最後階段,其目的為使候選人為辯論做出總結,並給選民們留下最後印象。有鑑於結論之場合、目的與言談內容和其他種類之政治言談有所不同,研究結論中人稱代名詞和其相應動詞所傳遞的言語行為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將探討候選人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喬治.布希(George Bush)和羅斯.佩羅(Ross Perot)於1992年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結論中使用人稱代名詞「我」、「我們」和「他們」之情形,以及其所傳遞的言語行為和指涉對象。本文選擇三場結論的辯論紀錄做為研究材料。「我」、「我們」和「他們」和五種言語行為的使用次數進行量化統計。本文採用批判性言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分析候選人在使用人稱代名詞傳達意識形態時潛在的意圖。本文研究總結五大重點,第一,「我」是在三場結論中最常被使用的代名詞,其次為「我們」和「他們」。第二,羅斯.佩羅是最常使用人稱代名詞的候選人,其次為比爾.柯林頓和喬治.布希。第三,在結論當中,羅斯.佩羅(Ross Perot)最常使用「我」和「我們」來傳達斷言行為(assertive act)。第四,沒有候選人在結論當中使用人稱代名詞所對應的動詞來傳達陳述行為(declarative act)。第五,三位候選人經常在結論中使用人稱代名詞「我們」指涉美國人民。有鑑於研究發現,我們可得知候選人傾向在結論中使用「我」和「我們」以形塑自身形象以吸引選民支持。除了以上發現,本文也明確指出意識形態和言語行為是分別由人稱代名詞和動詞進行傳遞的,此論點也與以往認為代名詞能夠同時傳遞意識形態和言語行為的文獻有所不同。本文希望透過言談分析來研究代名詞選用,揭示候選人如何透過使用人稱代名詞形塑自身形象和傳達意識形態。 |